1644年,清朝统治者迁都北京,东北大部分人口迁往京畿地区。
据史料记载,明末清初满族人口约100万,迁入关内的达90万之多。
这次大移民史称“从龙入关”。
东北大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
为此,清廷要求各地官署劝农开垦。
1653年(顺治十年),颁布了《辽东招民开垦例》,鼓励关内民众到东北垦荒种地。
对招徕的移民月给口粮、籽种和牲畜。
与此同时,设置了管理移民的地方政治机构。
1668年(康熙七年),清廷以东北为“龙兴之地”,担心关内人口大量迁入会损害旗人利益,于是废止了招垦令,推行封禁政策,从局部封禁到全部封禁,措施越来越严厉。
尽管如此,却不能完全禁阻关内民众进入东北。
迫于日趋沉重的生活压力以及连年不断的自然灾荒,越来越多的山东、河北、河南农民或泛海偷渡到辽东,或私越长城走辽西,涌向仍在沉睡的东北沃野。
仅康熙末年,山东到关外垦地者已多至数十万人。
据统计,到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大约有180万关内移民涌入东北。
这些移民都是在清廷实行封禁政策的条件下进行的,故称之为“闯关东”,以后一直被世人所沿用。
由于俄国殖民主义者入侵,清朝所辖东北地区陷入边疆危机。
迫使清廷改变封禁政策,鼓励移民实边放垦,以充实、巩固边疆。
最初开放的禁地范围有限,但禁令一开,放垦一事如脱缰之马,关内成千上万的农民蜂拥而至,不论是开禁之地,还是封禁之区都涌入了大批的移民,规模越来越大。
有学者估计,从移民实边政策实施到清代末年,移入东北的移民人口已达到1400万以上。
清朝末年,经过近300年的移民活动,东北社会的结构与功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历史上的东北大体可以分为南部的农业经济区、西北游牧经济区、东北渔猎经济区,随着移民的迁入,各个经济区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而且随着移民北上,农业经济区逐渐向北延伸,到清朝末年,东北农业经济区已扩展到沿边地区。
随着移民的迁入,东北由历史上的农产品输入区转变为农产品输出区。
经济的发展带来交通运输的发达,原有的驿站系统逐渐被新的交通线所代替,特别是内河航运与海上运输的发达,促进了东北经济的繁荣以及城市的兴起。
清朝末年,东北经济已经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