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 生活 > 正文

研究人员揭示不同供体动脉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分子机制

导读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是一种改善心脏组织血流的外科手术,可以有效治疗冠状动脉疾病引起的心肌缺血。在冠状动脉搭桥术中,从患者身上取...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是一种改善心脏组织血流的外科手术,可以有效治疗冠状动脉疾病引起的心肌缺血。在冠状动脉搭桥术中,从患者身上取出健康的血管并连接到患病的动脉,以便血液可以绕过阻塞的冠状动脉区域。

用于CABG的健康血管主要是来自患者身体其他部位的动脉,包括胸廓内动脉(ITA)、桡动脉(RA)和胃网膜右动脉(RGA)。在这些供体动脉中,ITA的长期预后最好,而RA和RGA则容易发生内膜增生、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痉挛。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王秀杰课题组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宋江平课题组合作,利用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技术,阐明 ITA、RA 和 RGA 的细胞类型组成和基因表达谱。

研究人员发现,这三种类型的供体动脉在脂质颗粒摄取、血流动力学、血管痉挛和纤维化方面存在差异。结合人体细胞和小鼠实验验证,提出以下四种CABG优化策略:抑制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减少RA内膜增生;钾通道开放剂可以抵消 RGA 中钙拮抗剂无反应性血管痉挛;抑制CREB5和GDF10可减少RA和RGA细胞外基质沉积和纤维化; PCSK9抑制剂被推荐用于ITA降脂治疗。

该研究有望为临床CABG手术策略的制定和术后药物的选择提供指导。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