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 生活 > 正文

汪应辰传文言文翻译(汪应辰)

导读 原文:汪应辰,字圣锡,信州玉山人。幼凝重异常童,五岁知读书,属对应声语惊人,多识奇字。家贫无膏油,每拾薪苏以继晷。从人借书,一经目...

原文:汪应辰,字圣锡,信州玉山人。

幼凝重异常童,五岁知读书,属对应声语惊人,多识奇字。

家贫无膏油,每拾薪苏以继晷。

从人借书,一经目不忘。

十岁能诗,游乡校,郡博士戏之曰:“韩愈十三而能文,今子奚若?”应辰答曰:“仲尼三千而论道,惟公其然。

”绍兴五年,进士第一人,年甫十八。

御策以吏道、民力、兵势为问,应辰答以为治之要,以至诚为本,在人主反求而已。

上览其对,意其为老成之士,及唱第,乃年少子,引见者掖而前,上甚异之。

上欲即除馆职,赵鼎�①言:“且令历外任,养成其材。

”乃授镇东军签判。

故事,殿试第一人无待次者,至是,取一年半阙以归。

召为秘书省正字。

时秦桧为主和议,应辰上书,谓:“和议不谐非所患,和议谐矣,而因循无备之可畏。

异议不息非所畏,异议息矣,而上下相欺之可畏。

金虽通和,疆埸之上宜各戒严,以备他盗。

今方且肆赦中外,褒宠将帅,以为休兵息民自此而始。

纵忘积年之耻,独不思异时意外之患乎?此因循无备之所以可畏也。

……臣愿勿以和好之可无虞,而思患预防,常若敌人之至。

”疏奏,秦桧大不悦,出通判建州,遂请祠以归。

张九成�②谪邵州,交游皆绝,应辰时通问。

及其丧父,言者犹攻之,而应辰不远千里往吊,人皆危之。

久之,除秘书少监,迁权吏部尚书。

李显宗冒具安丰军功赏五千余人,应辰奏驳之。

权户部侍郎兼侍讲。

应辰独员当剧务,节冗费,常奏:“班直转官三日,而堂吏增给食钱万余;工匠洗泽器皿仅给百余千,而堂吏食钱六百千;塑显神御,半年功未及半,而堂吏食钱已支三万、银绢六百匹余两。

他皆类此。

”上惊其费冗,命吏部裁之。

除吏部尚书,寻兼翰林学士并侍读。

论爱民六事,庙堂议不合,不悦者众。

……应辰接物温逊,遇事特立不回,流落岭峤十七年,桧死,始还朝。

刚正方直,直言不避。

……以淳熙三年二月卒于家。

� 论曰:“应辰学术精淳,尤称骨鲠。

……皆事上忠而自信笃,足以当大任者,惜不尽其用焉。

”�〔注〕①赵鼎:当时宰相。

②张九成:当时主战派。

翻译:汪应辰,字圣锡,是信洲玉山人。

年幼时沉稳聪明,和一般小孩不一样,五岁时就知道读书回答他人的问话常常出语惊人,认识很多偏僻字。

家贫寒,没有灯油,就经常拾柴火用来点接着白天看书。

从别人那里借来的书,一看就不会忘记。

十岁能写诗,曾在乡校游学,郡里的学官戏弄他说:“韩愈十三岁能写文章,现在你像什么?”应辰回答到:“孔子有三千学生听他讲学,只有你还是这样。

”绍兴五年,考中进士第一名,年龄刚刚十八岁。

御策用民力、吏道、兵势问他,汪应辰回答时认为治理国家的关键,以诚信为根本,对皇帝而言要设身处地为天下百姓着想。

皇帝看了他的策论,认为他是一个老成的读书人,等到放榜的时候一看,竟然是个年轻人。

引见者带汪应辰上前拜见皇上,皇上对他感到很惊异。

皇上立即想授予他官职,赵鼎说:“姑且让他到京城外任职,培养他成才。

”于是授予震东军签判。

按照惯例,殿试第一名无须按等级等候,从这个时候,就先到地方上锻炼一年半载才回来。

召回京城,任秘书省正字。

当时秦烩主张和谈。

应辰上书说:“和谈不成功不是担忧的事,和谈成功了,而就因此不防范就可怕了。

不同的意见不停息不是可怕的事,不同的意见没有了,上下相互欺骗就可怕了。

即使和金和谈了,边疆之上还应该提高警惕,褒扬将帅,使他们滋生骄纵之心,认为休整军队,使老百姓修养生息可以从现在开始。

这样做,即使忘了长久以来的耻辱,难道不想想将来意料之外的祸患吗?这就是因此不防备可怕的原因啊?我希望不要认为和金和好了就没有忧患了,而是要常常想到忧患进行防备,像敌人来到一样。

“奏折送上去后,秦桧很不高兴,贬汪应辰出京城做通判建州,汪应辰于是辞官归隐。

张九成被贬到邵州,朋友都和他断绝了往来,而汪应辰按时问候他。

等到他的父亲去世,说他的坏话的人还攻击他,但汪应辰却不远万里前去吊唁,人们都为他感到危险。

过了很长时间,召回京城做秘书少监,提拔做吏部尚书。

李显宗冒领安丰军的功劳赏赐五千多人,应辰上奏折反驳他。

做户部伺郎兼伺讲。

应辰独自一人承担繁多的事务,节约多余的开支,常常上书皇上说:"轮到值班的官吏值班三天,给他们增加的饭钱就一万缗;工匠洗器皿仅仅给百余千,而给官吏吃饭的钱就六百千;塑显仁皇帝的神像,半年时间不到,官吏的饭钱就已经支了三万、银绢六百匹两。

其他方面的浪费都和这方面类似。

”皇上对这种浪费很惊异,命令吏部加以裁减。

授予 官职作吏部尚书,不久兼翰林学士和侍读。

论及爱民六件事,在朝廷上和其他人的意见不合,不高兴的人很多。

……汪应辰待人接物温和谦逊,遇到事情刚直不屈 ,流落岭桥十七年。

秦桧死了,才得以回朝廷。

刚正方直,敢于直言而不回避。

……在淳熙三年二月在家中去世。

评论说:汪应辰学术精通,尤其以刚直被人称赞。

……侍奉皇上忠诚,足以担当大任,可惜他的才能没有完全得到使用啊!!。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